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易肖奇图/主办方供图
6月17日,鲁迅文学奖得主、小说家、诗人叶舟携新作《凉州十八拍》做客广州钟书阁永庆坊店,与学者、评论家谢有顺,诗人黄礼孩等展开分享对谈。分享会由出版人曹元勇主持。
《凉州十八拍》以百万字篇幅书写了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近半个世纪的悲壮历史。故事以现代版的“赵氏孤儿”为内核,以古典长诗“胡笳十八拍”为艺术架构,将铜奔马、祁连山等西北文化传说与民间社会生活熔于一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说中,以顾山农、徐惊白为代表的一批来自民间的义勇之士和热血少年,在山河板荡、世道浇漓的大时代中,心系家国命运,满怀忠义豪情地守护着河西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两天前,“《凉州十八拍》海外版权推介暨签约仪式”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隆重举行。作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首批支持项目和“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项目入选作品,《凉州十八拍》再签西班牙语、泰语等五种外文版权。由此,这部源自河西的磅礴之作进一步开启了向海外扬帆远航的新篇章。
为当代文学补“苍茫气”
评论家谢有顺将《凉州十八拍》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天之作”和“补气之作”。在他看来,这部著作首先为当代文学补上了“苍茫气”——在现今的文学创作中,南方式的细小精致之气非常盛行。不断强化的精致化、仪式化、细小化、奢侈化特性,带来文学的精美感,但过于精致难免导致圆熟,容易让人觉得缺乏一点爆发力。“《凉州十八拍》的写作,无论是其中蕴含的狂野、雄浑、大地般厚实的气质,还是作者叶舟书写这部大作的雄心、野心和抱负,都无疑为中国文学补上了来自北地的苍茫大气。”
对此,诗人黄礼孩也深有感触。他坦言,作为一个南方人阅读《凉州十八拍》,产生的陌生感和冲击力非常强烈。黄礼孩以叶舟诗作《辞典》中的关键词——燃烧、修远、奔跑、吹动、晴朗、成长、辽阔——来概括《凉州十八拍》的内核。“当下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作品。”他感慨,“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热血沸腾,看到曾经的自己,看到祖国辉煌的文明如何走到今天。”
“少年”是作者叶舟始终醉心的创作主题。在书中,他撒下了一批少年,他们为了中国的文化和未来义无反顾。谢有顺称,《凉州十八拍》是为中国补“少年气”之作。作品中能读到野生、原生的中国,体味到少年中国的朝气。
深情主义写作的崭新文本
谈及《凉州十八拍》的创作,叶舟多次提到“深情主义”这一理念。对于叶舟而言,这部作品源于对广袤河西大地的深情:“我不管在构思、写作这个小说,还是在多年来行走河西走廊的过程中,都是在西北大地上寻找生命当中一些缺乏的元素,来滋养我的生命、滋养我这具肉身。”
他坦言,自己最爱的还是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这条漫长的通道:祁连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思想,像脊椎一般串起了西北边疆;而历史不是凝滞的,历史可以复活。叶舟的“深情主义”亦包含对文字、文化执着的爱:“在这样的时代,需要专注力以及执念,这就是我说的深情主义,包括对文字有一种信仰的深情或者深情的信仰。”
就小说本身而言,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复仇、救赎与托孤,长久的隐忍与坚持,无一不蕴含着情与义。谢有顺说,《红楼梦》写人情之美,《三国演义》写了义,情和义是中国文化里最本心和本质的东西,有情有义的中国才是一个有灵魂的中国;而叶舟的写作,正为当代文学补充了这样一种深情和义气。
黄礼孩亦总结道,深情主义写作历史悠久,但《凉州十八拍》为深情主义在当下文学状态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气魄的、能够立得住的厚重文本。
深情主义构成了《凉州十八拍》的精神本色。通过阅读这部凝聚中国筋骨、突出展现中国恢宏气象的深情之作,我们得以不断回望中国文化的源头,回望沉潜而不断绵延的那一道中国精神的河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李 力校对 | 赵丹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