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四川绵阳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发展基因。
“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采访组在绵期间,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云上两城”线下馆,纵观绵阳在科技创新上的“闯”与“试”。
王勇 摄
(相关资料图)
穿越时光,科技创新一直是绵阳的主旋律——
绵阳现代工业奠基于“一五”时期,1958年起,华丰无线电厂、涪江机器厂、长虹机器厂陆续动工兴建;
从1965年起,绵阳作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创新基因”;
2000年9月,为把绵阳富集的国防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战略决策;
去年以来,绵阳承担起一项新的使命责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三次赋予绵阳科技创新的光荣使命,为绵阳打上了“科技”烙印、注入了“创新”基因,科技创新已成为绵阳的核心价值和鲜明底色。
任明勇 摄
因科技而生,因创新而变。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创新馆,运用现代展陈技术,全方位展示绵阳在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展现绵阳科技的“显性基因”。
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构筑起支撑绵阳科技立市的底座,也叠加出城市创新发展的高度。然而,如何将富集的国防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摆在绵阳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此,绵阳将眼光锁定在全球范围,跳出闭门转化的“思维圈”,“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活动活跃的“科技创新市场”,塑造开放创新生态圈。
王勇 摄
在国家叫停高校异地办学的背景下,2022年4月,绵阳市委、市政府部署了“云上大学城”和“云上科技城”两大抓手,通过云上招引、云下落地,引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
拉开云上“两城”建设时间轴,从构想、建设,到产生可视化合作成果在绵落地,一年时间内,绵阳一方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谋划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通过云端链接全国乃至全球一流高校的技术、信息、人才、设备等资源;另一方面,建成线下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实现合作项目“拎包入住”。
任明勇 摄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解决产业痛点卡点堵点。“云上大学城”瞄准与绵阳产业结合度高的知名高校,开展招引工作。目前,已吸引中科大、哈工大、西北工大等21所学科优势强的高校入驻,成功引进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航天三院等19个创新创业团队,推动在绵落地科技成果30项,与在绵50余家单位达成技术合作。
云上“两城”已成为绵阳加速汇集高端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平台。在云上,引入更多高端创新资源,“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既可全程捕捉合作讯息,做好“接单”准备,也可携项目而来,在绵落地转化;云下,帮助创新主体逐渐走出“要素之困”,来自绵阳的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针对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核心技术领域,把自身的技术需求“摆上桌面”,寻找合作公约数。
胥江 摄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全链条服务体系,绵阳不断深化云上“两城”协同合作。绵阳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试行)》,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从人才、载体、金融、服务多个维度加大科技供给,形成全链条服务、全要素覆盖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应对变局,需要新作为。去年以来,绵阳把实施“科技立市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路径,创造性推出了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科创基金小镇、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和“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科创十条”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创新举措,持续提升创新能级,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江纪国 摄
数据是力证:在2022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百强榜上,绵阳位列第20位,较2021年上升21位,是进位最快的城市,并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7.15%,居全国前列。
从“云上”到“地上”,绵阳正依托雄厚的科教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绵报融媒记者郭若雪/文)
标签: